名称由来:
“金水”的“金”字,其实是说明这条河的源头的。古时的人们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五个方位结合起来,这“金”就代表了“西”。“金水”实则是说明这条河是打西边来的,源头在西边。比如故宫里的这条“内金水河”,就是引自北京西郊玉泉山水注入的。据《日下旧闻考》载:”白虎水为玉河,出玉泉山,径大内,出都城,注通惠河。““金水”通俗讲就是从西边流过来的水!
“金水河”的名称从元代开始就有了,《大清一统志》中有“元时名金水河,以其自西门而入,故名”。
按照古代五行学说,西方属“金”,这条河之所以被称为“金水河”,是因为其自西边而来的缘故。
金水河,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,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。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,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为外金水河。据《元史·河渠志》记载,其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,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,故得金水之名。
作用:
第一就是美化皇宫,适应风水需要。
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灭火,想想故宫里的建筑都是木制的,万一着火了,就可以就地取水灭火。
第三个作用更重要,就是排泄积水。故宫整个宫城的地势可不是平平坦坦的,而是北高南低,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万一下大雨了,宫内的积水可以从高处流向低处,然后流入地下的暗河中,再从暗河流入金水河中排出宫外。所以,纵观故宫那么几百年,从来没有因为积水而有损。
景观:
天安门前金水河西自社稷坛(中山公园)门前,东到太庙(劳动人民文化宫)门前。全长500米,河宽18米,河深约5米,河北岸边沿距天安门墙基32米。两岸均由巨型石条砌成,岸上筑有矮墙。
碧波荡漾的河水,映照着天安门城楼。
玉河,即御河,元代也叫金水河。又因金水河形似玉带,有人又称玉带河。
明清时代的金水河,其主要作用是供宫廷用水和防护城垣,即所谓“金城汤池,深沟高垒”。在这一时期,皇宫扑灭的几次大的火灾,都得益于金水河的水。
《北京宫阙图说》中写道:“是河也,非为鱼泳在藻,以资游赏;亦非过为曲,以耗物料。
恐以外回禄之变,此水实可赖。
天启四年(1624年)云科廊实;六年(1626年)武英殿西油漆作灾,皆得此水之力;而鼎建皇极等殿大凡泥灰等顶,皆用此水。”还有,从元代起,金水河的水是不准老百姓动用的,甚至连洗手都是犯法的。
如今,人们可自由地来到金水河这昔日皇宫的禁地,尽兴观赏河中喷泉飞珠溅玉的景观。